fluid UI為一個能夠快速完成APP介面雛型的網站,免費使用者能夠最多建置一個Project、最多十個頁面,對於大型的專案可能不太夠用,但對於小型專案即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能夠快速的添加各種元件進入介面中,以快速完成介面雛型。
https://www.fluidui.com/editor/live/preview/p_SSzpdu0ksTdhUrznKtpxVcqokQ6FfwlU.1428896345520
2015年4月12日 星期日
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
取代紙本,從報紙到APP-聯合報plus
每天早上,刷牙洗臉後,出門去便利商店買一份報紙,回家搭配著早餐,這是中年人世代的人每天日常的一部分,隨著這世代的人年紀越來越大,而現今的青年、少年世代,卻再也沒有人會去便利商店買報紙了,聯合報也發現了這個現象,因此,在報紙銷售漸漸跌落的同時,取而代之的是行動APP,以迎合現在年輕人的口味,讓傳統的報業能夠繼續走下去。
Tag(標籤)
該如何將報紙上的文章,能夠在APP上呈現,讓讀者更好讀呢?這成了報紙轉為APP最重要的課題,為文章加上Tag(標籤)是一個好方法,無論以人工或是利用程式從文章中自動找尋,都能使讀者能夠透過分類好讀文章,例如一則有關於林書豪的新聞,先從各大分類:社會、體育、娛樂、生活等等標籤中,挑選出體育的標籤,從粗到細依序加上籃球、NBA等等分類標籤,這能幫助讀者便於從分類中尋找文章,而也可在加上其他內容特別的標籤,如:湖人、林書豪等等,也可以幫助讀者從搜尋功能中找到想要閱讀的內容。
Diigo
https://www.diigo.com/
Diigo是一個可以用來替網頁建立書籤(bookmark)的工具,使用者替文章建立想要的標籤,而這個標籤是存在於網路上的,其他的使用者找可以透過網路查看標籤,其目的是從文章中找出重點,讓社群可以快速地蒐集資料及分享意見,而除了製作標籤外,在看網頁的時候,也可以在重要的地方畫重點或是貼便條紙,以提供備註的效果,Diigo即為一個幫使用者作重點整理的工具,讓使用者間能夠更快速的閱讀文章。
Diigo
https://www.diigo.com/
Diigo是一個可以用來替網頁建立書籤(bookmark)的工具,使用者替文章建立想要的標籤,而這個標籤是存在於網路上的,其他的使用者找可以透過網路查看標籤,其目的是從文章中找出重點,讓社群可以快速地蒐集資料及分享意見,而除了製作標籤外,在看網頁的時候,也可以在重要的地方畫重點或是貼便條紙,以提供備註的效果,Diigo即為一個幫使用者作重點整理的工具,讓使用者間能夠更快速的閱讀文章。
TimelineJS
當作完文章的分類後,接下來就要處理文章的呈現方式,除了傳統的分類搜尋,而有一種新的呈現方式-時間軸,利用TimelineJS讓讀者能夠由時間軸查看新聞,一方面幫助讀者釐清時序,另一方面在整理資料、做懶人包時也是相當有幫助的。
TimeMapper
而除了時間點以外,TimeMapper加入了一個新元素-地點,將文章、時間軸、地圖三者融合在一起,地域性也是新聞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,當然在標籤中可能已經貼上了亞洲、台灣、台
北等等地區性標籤,但是如果能很直觀的在地圖上呈現,有助於讀者快速的認知,而TimeMapper即是做了這項應用,當選擇時間軸上的任一事件時,上方會帶出事件的詳細文章內容,而右側的地圖也會快速地指向發生該事件的區域。
當報紙漸漸被網路取代,傳統的報業則必須想出新的應用使其能夠永續長存,而在將報紙結合為APP的同時,以標籤作為分類的基礎,再利用TimelineJS、TimeMapper等等呈現方式,這些新穎的呈現方式即是為了讓讀者能夠更易閱讀,也是報業是否能在APP下繼續生存的關鍵要素。
當作完文章的分類後,接下來就要處理文章的呈現方式,除了傳統的分類搜尋,而有一種新的呈現方式-時間軸,利用TimelineJS讓讀者能夠由時間軸查看新聞,一方面幫助讀者釐清時序,另一方面在整理資料、做懶人包時也是相當有幫助的。
TimeMapper
而除了時間點以外,TimeMapper加入了一個新元素-地點,將文章、時間軸、地圖三者融合在一起,地域性也是新聞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,當然在標籤中可能已經貼上了亞洲、台灣、台
北等等地區性標籤,但是如果能很直觀的在地圖上呈現,有助於讀者快速的認知,而TimeMapper即是做了這項應用,當選擇時間軸上的任一事件時,上方會帶出事件的詳細文章內容,而右側的地圖也會快速地指向發生該事件的區域。
當報紙漸漸被網路取代,傳統的報業則必須想出新的應用使其能夠永續長存,而在將報紙結合為APP的同時,以標籤作為分類的基礎,再利用TimelineJS、TimeMapper等等呈現方式,這些新穎的呈現方式即是為了讓讀者能夠更易閱讀,也是報業是否能在APP下繼續生存的關鍵要素。
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
雲端資料庫應用-Ragic 正忠排骨飯實例(二)
繼上一周Ragic菜單的應用,這週使用的是新功能訂便當,這個功能在沒有Ragic的環境下可能需要耗時兩周到一個月的時程,在Ragic中卻能僅僅使用十分鐘的時間將其完成,由此可見雲端資料庫於效率上有很大的幫助。
以下以正忠排骨飯的訂便當系統作為範例,簡述Ragic的功能:
設定各欄位:
相同於菜單,使用者必須先設定欄位,可以自由地調整欄位的位置與型態,而不同於菜單的是,兩者的權限不相同,菜單所使用的為外部布告欄,即外部使用者只可閱讀不可編輯,訂便當所使用的則為外部問卷,即外部使用者僅能編輯自己的部分而不能閱讀其他人的編輯內容。
Ragic與關聯式資料表不同之處為欄位的名稱沒有規定一定要英文或數字,他的欄位名稱即為關聯式資料表中的Value,而系統會自動幫使用者命名一個隱藏的Id。
連結工作表:
這也是Ragic中相當方便的功能,可以簡易的將訂便當的欄位與菜單的欄位相互結合,而使顧客能夠直接從菜單中選取欲訂的便當種類並填入數量,而便當的價格與小計則會自動的產生,讓顧客能夠很方便的訂便當。
Ragic的資料表概念也跟傳統的關聯式資料表不同,如訂便當時,Ragic為當你多訂一個種類的便當時,才會在新增一行,也節省了資料庫的空間,並且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。
訂便當:
簡易的十分鐘操作完成後,即可讓顧客方便的訂便當囉!
訂便當一覽:
可以建立一個工作項目的報表,以送出時間當作篩選條件,即可產生訂便當一覽,讓店員也能夠簡易的觀看所有訂便當的資訊,以確保便當都能成功送達。
儀表板:
也能夠建立一個儀表板的報表,讓使用者能夠由訂便當的紀錄中,查看分析的數據,而也能夠自由決定呈現的項目,除了平均以外下面也能夠進行比率的分析,由資料筆數來評斷顧客的購買意願。
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
雲端資料庫應用-Ragic 正忠排骨飯實例(一)
Ragic為一個雲端資料庫的應用,使用者不需要會撰寫程式即可以建立資料庫,而功能也有許多巧思在裡面,只需要簡便的操作,即能為企業建立一個堪用的雲端資料庫,其中有許多實用的設定只需簡易的選取,即可達到平常需大量耗時的操作。
以下以正忠排骨飯的菜單作為範例,簡述Ragic之功能:
設定各欄位:
使用者一開始先行設定欄位名稱及輸入型態,其輸入形態不同於傳統的關聯式資料庫那般制式化的text、int,而加入許多實用的型態,如金額、電子郵件、電話,能幫助於輸入時快速的檢視資料型態,以減少錯誤。
輸入菜單資料:
當完成了基本的設定後,再來就是將菜單一筆一筆鍵入資料庫中,而也可從現有的檔案匯入,以快速形成表單,但是圖片的部分似乎沒有辦法,而需要一筆一筆將圖片上傳,這是我覺得可以改進的地方。
菜單一覽:
當所以菜單資料皆輸入後,即可成為下方的菜單,也可透過設定,改變其展示的方式,像是這個範例中,就是將其呈現方式設定為Album,即可以相簿方式來呈現。
內嵌至網頁:
選取好欲呈現的樣式後,會出現串程式碼,只需將程式碼內嵌至網頁中,即可完成Ragic的雲端資料庫應用了,是否非常的方便呢?
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
企業行動化(M化)對BPR的影響
行動裝置的普及,促使企業行動化掀起了新一波的BPR浪潮,企業M化也成為企業生存必需的措施,M化讓使用者能夠無所不在、定位性、個人化、便利性的使用原本必須在電腦上才能使用的功能,BYOD(Bring Your Own Device)也成為現今辦公室的趨勢,更快速地業務派給與線上辦公室的概念,也漸漸的於某些產業中取代傳統的辦公室概念,M化的普及卻也讓不了解的人有以下六大迷思:
1. 買了智慧型手機就是M化
M化真正的重點在於:「能否讓員工在任何地點、任何時間使用任何工具取得必要資訊。」 ,而智慧型手機只是M化的載具,若沒有為智慧型手機設計專屬的APP,使用上不但對業績沒有幫助,反而使用的不便會造成員工的困擾。
2. M化很單純
「M化實際上就是一次企業流程再造。」,M化的目的是為了改善企業的流程,這不僅是購買載具即能解決的,必須從流程中的根本、徹底的再造,雖然不及E化所需考慮的那麼廣泛,卻也沒有想像中的單純。
3. M化一定要使用無線網路
M化只要能於任何時間和地點取得必要資訊即可,不局限於使用無線網路。
4. M化等於抱著電腦資料到處跑
受限於較小的操作介面,需要適合於手持裝置的介面設計,才能讓使用者能夠更直觀、符合人體工學的使用,而不是呈現過多的資訊,而讓使用者無法快速取得必須的資訊,造成M化的效率降低。
5. 別人M化,所以我要跟進
如同ERP,不是每間企業都適合,必須配合企業內部的核心能力,以防止M化與BPR產生手腦做不同事情況,M化所促起的BPR,仍需配合企業的核心能力以及良好的系統設計,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。
6. M化一次就可做完
M化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,這會導致員工對於變革的抗拒,必須以領航導入(Pilot)的概念,從點再到線再到面,一步一步地讓企業M化,而達成BPR的效果。
M化在現今行動裝置普及的時代,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,尋找到企業所需的M化概念,再透過良好的介面設計與系統設計,提升組織內外部的績效,若能以相適的系統運行,M化即能達到BPR的效用,改善企業的流程。
1. 買了智慧型手機就是M化
M化真正的重點在於:「能否讓員工在任何地點、任何時間使用任何工具取得必要資訊。」 ,而智慧型手機只是M化的載具,若沒有為智慧型手機設計專屬的APP,使用上不但對業績沒有幫助,反而使用的不便會造成員工的困擾。
2. M化很單純
「M化實際上就是一次企業流程再造。」,M化的目的是為了改善企業的流程,這不僅是購買載具即能解決的,必須從流程中的根本、徹底的再造,雖然不及E化所需考慮的那麼廣泛,卻也沒有想像中的單純。
3. M化一定要使用無線網路
M化只要能於任何時間和地點取得必要資訊即可,不局限於使用無線網路。
4. M化等於抱著電腦資料到處跑
受限於較小的操作介面,需要適合於手持裝置的介面設計,才能讓使用者能夠更直觀、符合人體工學的使用,而不是呈現過多的資訊,而讓使用者無法快速取得必須的資訊,造成M化的效率降低。
5. 別人M化,所以我要跟進
如同ERP,不是每間企業都適合,必須配合企業內部的核心能力,以防止M化與BPR產生手腦做不同事情況,M化所促起的BPR,仍需配合企業的核心能力以及良好的系統設計,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。
6. M化一次就可做完
M化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,這會導致員工對於變革的抗拒,必須以領航導入(Pilot)的概念,從點再到線再到面,一步一步地讓企業M化,而達成BPR的效果。
M化在現今行動裝置普及的時代,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,尋找到企業所需的M化概念,再透過良好的介面設計與系統設計,提升組織內外部的績效,若能以相適的系統運行,M化即能達到BPR的效用,改善企業的流程。
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
工具應用:專案管理、心智圖、UML
專案管理:
Trello
https://trello.com/
是一種免費的專案管理工具,只需要使用信箱註冊後即可開始使用,組織(organization)的組長創造一個專案空間(board)供組織內的成員之間使用,以便條(list)為主要的溝通工具,組員發布主題的便條,而其他組員可以在下面發表評論,以達到討論的效果,即時的更新,讓組員間可以無間隙的溝通。
New Organization
首先,這個工具是從組織為出發點,組長創一個新的組織(organization),其中可以對組織做粗略的描述(description),邀請成員進入這個群組。
New Board
第二個步驟,創造一個專案,而專案在Trello中稱作board,設定一個名稱(title),然後選擇一個組織加入這個專案,創完專案之後,組員就可在內自由討論了。
Add a list...
完成上述步驟後,組員即可以自由的新增便條(list)來進行討論,便條即為專題中討論的大標題,給定一個討論的方向及主題。
Add a card...
card是list中較細項的活動,為標題中的子標題,並在其中加入成員,以分而其他成員也可以在下面回應(comment),以進行討論。
Trello提供了專案小組織間一個即時溝通、討論的平台,讓成員能夠將專題的內容,能夠有效的進行,免費而註冊方便,只需要信箱即能加入小組成員,操作起來也相當的簡單,但是上面沒有日曆、不能觀看甘特圖是其缺點,而這些功能可以使用Redmine來應用。
心智圖:
Mind iT
http://www.mindit-bookmarking.com/
是一個將書籤(bookmarking)繪製成心智圖的工具,心智圖是參考我們的輻射性思考的模式,將問題由一個點,延伸的不同面向,向四方散射的一種圖表,Mind iT是將瀏覽器中儲存的眾多網路書籤,繪製成心智圖,以位置及顏色來區分,以便日後使用時能更快速的找到,也進一步的成為學習知識的好幫手。
Browser Extension
Mint iT可以作為一個瀏覽器的擴充工具,擴充在瀏覽器上方的工具列中,讓需要使用時能快速地進入頁面。
Link Maps
每個節點代表一個網路書籤,用子節點來表示從屬關係。
Position and Color
可以藉由位置跟顏色來區分不同類型的資料,以顏色來將網站分類。
Easy to Navigate
右側有一條如Google Map中的縮放條,可以放大或縮小來尋找所需要的網站。
Add Note
點擊節點則可以進行編輯、新增、刪除、作註解等功能。
Instant Search
可以直接輸入想要尋找的關鍵字,來快速的找到資料。
Mind iT是一個能夠幫助專案管理的工具,將網路書籤繪製成心智圖,只需要點擊擴充於瀏覽器的Mind iT就可以快速地找到專案內所需相對應的資料。
UML:
Astah
http://astah.net/
是一個專門用來畫UML的免費好工具,可以協助使用者繪製出系統分析中UML的各種圖(diagram),只用簡單的操作就能將平常很難畫的精美的圖,畫的維妙維肖。
File
跟一般的辦公室軟體相同,由檔案(file)為出發點,要開始繪製UML之前,必須先建立(new)一個新的檔案。
Diagram
畫圖是UML中的核心,而在Astah中,五個觀點的九張圖當然也都能在其中繪製,包括常用的use case diagram、class diagram等,這些都能在免費版的Astah中使用,而ER diagram、Data flow diagram等則必須要在專業版中才能使用,非常方便的一點是,當選擇了欲繪製的圖之後,會自動把該圖會使用到的圖案或是工具放在工具列上,每一個圖的工具列都不一樣,而使用者只須要簡單的操作就可以使用。
以class diagram為例,只需要連點兩下就會產生一個新的class,而在相對的位置中點擊一次則可以產生一個新的attribute或是operation,而只需要一般的拖曳就能夠移動各class的位置,點擊class則可以挑選線的種類來描述class的關聯,也可在旁邊做一個便利貼來做註解。
Astah是一個免費的UML工具,其中分成了professional跟community兩種版本,顧名思義community是免費下載的,而professional則可以有較多的功能,而Astah非常貼心的讓比較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可以申請免費證照(free licence),讓學生即使不用付費也能使用到專業版的功能。
Trello
https://trello.com/
是一種免費的專案管理工具,只需要使用信箱註冊後即可開始使用,組織(organization)的組長創造一個專案空間(board)供組織內的成員之間使用,以便條(list)為主要的溝通工具,組員發布主題的便條,而其他組員可以在下面發表評論,以達到討論的效果,即時的更新,讓組員間可以無間隙的溝通。
New Organization
首先,這個工具是從組織為出發點,組長創一個新的組織(organization),其中可以對組織做粗略的描述(description),邀請成員進入這個群組。
New Board
第二個步驟,創造一個專案,而專案在Trello中稱作board,設定一個名稱(title),然後選擇一個組織加入這個專案,創完專案之後,組員就可在內自由討論了。
Add a list...
完成上述步驟後,組員即可以自由的新增便條(list)來進行討論,便條即為專題中討論的大標題,給定一個討論的方向及主題。
Add a card...
card是list中較細項的活動,為標題中的子標題,並在其中加入成員,以分而其他成員也可以在下面回應(comment),以進行討論。
Trello提供了專案小組織間一個即時溝通、討論的平台,讓成員能夠將專題的內容,能夠有效的進行,免費而註冊方便,只需要信箱即能加入小組成員,操作起來也相當的簡單,但是上面沒有日曆、不能觀看甘特圖是其缺點,而這些功能可以使用Redmine來應用。
心智圖:
Mind iT
http://www.mindit-bookmarking.com/
是一個將書籤(bookmarking)繪製成心智圖的工具,心智圖是參考我們的輻射性思考的模式,將問題由一個點,延伸的不同面向,向四方散射的一種圖表,Mind iT是將瀏覽器中儲存的眾多網路書籤,繪製成心智圖,以位置及顏色來區分,以便日後使用時能更快速的找到,也進一步的成為學習知識的好幫手。
Browser Extension
Mint iT可以作為一個瀏覽器的擴充工具,擴充在瀏覽器上方的工具列中,讓需要使用時能快速地進入頁面。
Link Maps
每個節點代表一個網路書籤,用子節點來表示從屬關係。
Position and Color
可以藉由位置跟顏色來區分不同類型的資料,以顏色來將網站分類。
Easy to Navigate
右側有一條如Google Map中的縮放條,可以放大或縮小來尋找所需要的網站。
Add Note
點擊節點則可以進行編輯、新增、刪除、作註解等功能。
Instant Search
可以直接輸入想要尋找的關鍵字,來快速的找到資料。
Mind iT是一個能夠幫助專案管理的工具,將網路書籤繪製成心智圖,只需要點擊擴充於瀏覽器的Mind iT就可以快速地找到專案內所需相對應的資料。
UML:
Astah
http://astah.net/
是一個專門用來畫UML的免費好工具,可以協助使用者繪製出系統分析中UML的各種圖(diagram),只用簡單的操作就能將平常很難畫的精美的圖,畫的維妙維肖。
File
跟一般的辦公室軟體相同,由檔案(file)為出發點,要開始繪製UML之前,必須先建立(new)一個新的檔案。
Diagram
畫圖是UML中的核心,而在Astah中,五個觀點的九張圖當然也都能在其中繪製,包括常用的use case diagram、class diagram等,這些都能在免費版的Astah中使用,而ER diagram、Data flow diagram等則必須要在專業版中才能使用,非常方便的一點是,當選擇了欲繪製的圖之後,會自動把該圖會使用到的圖案或是工具放在工具列上,每一個圖的工具列都不一樣,而使用者只須要簡單的操作就可以使用。
以class diagram為例,只需要連點兩下就會產生一個新的class,而在相對的位置中點擊一次則可以產生一個新的attribute或是operation,而只需要一般的拖曳就能夠移動各class的位置,點擊class則可以挑選線的種類來描述class的關聯,也可在旁邊做一個便利貼來做註解。
Astah是一個免費的UML工具,其中分成了professional跟community兩種版本,顧名思義community是免費下載的,而professional則可以有較多的功能,而Astah非常貼心的讓比較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可以申請免費證照(free licence),讓學生即使不用付費也能使用到專業版的功能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